每日速递:新年,让家越来越温馨的8个习惯

来源:北京市石景山区社会心理联合会 发布时间:2023-01-22 08:51:17

北京市石景山区社会心理联合会

每日分享实用心理美文,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和心理保健实用技巧,呵护心理健康,乐享品质生活!


【资料图】

把 “谢谢” 挂在嘴边

一家人天天见面,还能互说“谢谢”的,实属不易。

这不是生疏,恰恰是感情升温的关键。

在你下班回家后,感谢父母为你准备一杯温开水;

在你难过时,感谢爱人在身边低声安慰;

在你做饭时,感谢孩子暖心来帮忙。

听见你的“谢谢”,他们就知道,自己的付出,你都能感觉到。

一句感谢的温度,足以温暖整个家。

每天花5分钟收拾自己

就算是在家里,每天也花5分钟收拾收拾自己。

把脏衣服及时换掉,将杂乱的头发梳整齐,整个人的状态都会不一样。

不要因为面对的是家人,就不在意。

家人看你干净体面,心里也更舒服,家里的氛围就会轻松愉悦起来。

美好瞬间随手分享

家人间的温暖,不仅体现在遇到事才说,还体现在愿意将细小的快乐传递给他们。

清晨上班路上,看见好看的云彩,随手拍下发到家人群;

午间点杯热奶茶,跟爱人聊聊好不好喝;

网购时刷到新奇小玩意儿,发给父母看看。

长此以往,家就会慢慢升温,你也得到了双倍的好心情。

不要将家人当作出气筒

成年以后,谁都有难过和郁闷的时候。

但请记住,家人不是你的出气筒。

你在公司挨了老板批评,跟同事闹了不愉快,回来对着家人一通生气,只会将坏情绪传染。

如果真的遇到难事,不如先好好调整情绪,回家后慢慢和家人倾诉。

多和家人面对面交流

现代社会,手机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设备。

这也造成回家之后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刷手机,减少了很多和家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。

父母边看手机边陪孩子,其实是把时间给了手机;

学生放假回家,一直在刷社交媒体,那便减少了父母了解你的机会。

回家之后,不如放下手机,多和家人聊聊天。

给家中的陪伴加点浓度,让家人心里多点暖意。

共同分担家务

一个家庭,不是靠某一个人干好家务、看好孩子,就能变得完整和温暖,而是需要双向奔赴。

她洗了衣服,你就来做饭;

他带孩子多,你就多打扫房间。

家务活不需要大包大揽,也不能甩手不管。

两个人彼此负起责任,生活中的甜蜜也就多了。

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

有时候,生活可能会略显重复单调,而一点仪式感会让生活增趣不少。

书中有句话:

“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。”

例如结婚纪念日互赠礼物,家人生日做碗长寿面,再配上点小惊喜。

一点小仪式,便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浪漫。

记录日常的感动

有位网友留言:“总是会翻看和老婆的聊天截图,感觉还是很幸福。”

把孩子给你画的画,安上相框放在柜子上;

随手拍下爱人给你煲的汤;

每年拍一张全家福……

每一点爱都留下印记,将来某个时刻回忆时,还能慢慢翻看。

都说家是港湾,是人疲惫时的栖息地,其实一个温馨的家,还是取决于温暖的人。

日常的生活更多是柴米油盐,但多花点心思,家就能更有爱、更温馨。

夜听愿我们都能在今后的日子里,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味,让我们的家充满暖意

关注心灵健康

护航青春成长

标签: 社交媒体 家人生日 必不可少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现在饰品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